2011年EMBA總裁班挑戰職涯高峰
有很多人們在問:EMBA能給企業高管們帶來什么呢?大多數人會把目光放到“人際網絡”資源上,不過,作為職場中處于“金字塔”尖的這群人來說,EMBA提供的不僅是理論的管理知識和廣泛的人際脈絡,而是更進一步的職場跨越和提升。
一份對部分清華EMBA總裁學員的調查顯示,經過一年的學習后,9%的人更換了工作,15%的人在公司升了職,其中還包括一定比例的創業人士。通過EMBA的學習,更多的高管收獲的其實是職業生涯上的又一個巔峰。
“偏科”高管補課轉型
就讀EMBA兩個月后,清華EMBA學員張先生就轉換了自己的工作。盡管都是媒體行業,都是副總裁的位置,但承擔的職責全然不同。
“在過去,盡管擔任副總裁的職務,而具體工作還是停留在專業領域內,沒有機會涉獵企業內部的宏觀管理領域。”張先生說。正是因為個人在自身管理能力上的不足,他決定用清華總裁班課程來“補補課”。
這也是張先生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一站,他告訴記者,換工作的想法在讀清華EMBA總裁班之前就有,從一個專業領域內的高層管理者轉變成為真正的宏觀管理者,是他為自己設立的目標和挑戰,而EMBA的學習恰好給了他這樣一個提升的機會。張先生坦言,EMBA課程讓他了解到財務、資本運作等全方位的管理知識,鍛煉了他的綜合管理能力。
從一份對部分清華EMBA總裁班學員的調查中可看出,79%的EMBA學員認為,自己從EMBA的學習中得到了系統的管理知識,而89%的人則認為,EMBA給了他們擴展事業的空間。另一位EMBA學員認為,有些職業變動不是在短期內能體現出來的,高層管理者的變動是“牽一發則動全身”的反應,除了自身要具備良好的管理水平外,還需要有合適的外界條件配合。
找人“好管道”
一位清華總裁班學員告訴記者,盡管EMBA的學習給個人開拓事業提供了極好的資本,但選擇就讀EMBA的人大多數都是以提高自身素質為初衷,很少有人一開始就抱著跳槽這個目的。但是參加這樣一種精英式的教育培訓,同來自各行各業的人打交道,的確增加了轉換工作的概率和可能性。
比如清華EMBA總裁培訓班中,學員來自國有企業、上市公司、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政府部門,涵蓋了制造、咨詢、政府管理、醫藥及生物科技、金融、保險、房地產、建筑、商貿、交通運輸等諸多行業。EMBA不菲的人脈價值可見一斑。這群掌握重要決策資源(也包括用人權力)的高級精英,隨時都能搖身一變為“伯樂”,將同學欽點為“千里馬”。
在課堂上,能夠看到一個人真實的樣子,這是在其他場合難以觀察到的。“眾多高層管理者在一起學習、一起討論,難免產生思維的碰撞,但正是在這種碰撞和沖擊中才能發現他人最可貴的潛能,很多人就因此把自己的同學介紹到更適合的崗位上去。”一位EMBA學員說。
除此之外,幾個同學意氣相投,共同創業的情況也成為清華EMBA總裁研修班的佳話。這種通過優勢互補的創業方式,被形象地稱為“同學經濟”,而且其中不乏成功的典例。應該說,無論是被同學獵走,還是共同創業,這種同學之間的合作都是不錯的組合。
職場跨越的興奮劑
不過,無論是跳槽還是創業,如果不是EMBA給了這群精英新的能量,他們也未必能夠立即做出這樣的決斷。 “這是讓人很興奮的感受。”一位畢業后創業的EMBA學員說,“之前對于自己創業總是覺得差一口氣,但接受了EMBA的理論知識后,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于是就躍躍欲試了。”
除了知識結構的完善,EMBA學員最大感受還在于將自己面臨的問題拿到課堂上和同學們一起討論、一起分享,為企業的發展打開了新思路。在課堂上一些想法爆發出來后,大家會當作一個實戰案例來討論,如新工廠的建立、新戰略的確定,往往就在這個時候冒了出來,這對于個人在實踐中的提升的確有很大幫助。而很多學員,也是在新的管理崗位上,邊學邊干地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不過,從之前對EMBA學員的調查中可以看到,極少人認為自己是因為遇到職業發展“瓶頸”而來讀EMBA。調查顯示,大多數高管選擇在事業快速發展期就讀EMBA,這意味著,在這段時期他們不會輕易地轉換工作。
對于EMBA畢業后的跳槽現象,大多EMBA學員都表示可以理解。一位學員認為,雖然EMBA課程的學費昂貴,公司在培養人才方面花了時間和金錢,但是作為高層的管理人才,個人的發展還是最為重要的,換一個職位,個人的能力也許會得到更大的發揮,這也是人力資源有效利用的一種方式。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watkissart.com/baoming/zongcaiban/1146.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