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网站w灬+源码1_免费女人毛片视频_国产亚洲精品美女_国产精品高精视频免费

咨詢熱線: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EMBA院校 > 大連理工大學EMBA

大連理工大學EMBA、MBA校友共同分享公益講堂

EMBA招生網    www.watkissart.com    發布時間:2016年01月16日    來源:

    大工管理公益講堂(第52期)特別邀請到大連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劉曉冰教授主講了“德國工業4.0——基于‘互聯網+’的企業創新”這一當前熱門話題,研教樓202教室座無虛席,來自大連東港商務區的企業高管和MBA、EMBA校友共同分享了本次講座。

    劉曉冰教授曾留學德國,特別是他作為同時給MBA、EMBA授課的企業管理和企業信息化領域的資深教授,非常重視全球化制造和產業群企業協作的現代運營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案例的研究,追蹤中國企業成長發展軌跡并加以總結,并將研究成果及時更新到講座和課堂之中。

    本次講座劉曉冰教授開篇即說,人類從來都是技術進步推動工業革命和產業發展,催生這次工業革命的一個核心要素是網絡速度,網速幾年來以千百倍的速率在增長,目前到達用戶可以每秒1G,10億個字節,相當于每秒可以下載一部電影,幾十本小說,工業和商業數據可以瞬間傳輸,網速的飛速發展使我們的社會高效地聯在一起成為可能。

    我們為什么把工業4.0和互聯網+放在一起呢?互聯網+的本質是什么呢?與美國相比,互聯網在中國為什么更具顛覆性?問題一經拋出,便引領在座聽眾一同思考。

    劉教授首先講到以德國工業4.0為代表的制造業正在進行一場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場革命以智能化、信息化與自動化的兩化融合、物聯網為基礎的企業信息物理系統(CPS)為標志,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旨在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總體水平。

    他提到,2015年世界最大的信息技術國際頂級盛會CEBIT展會的主題口號是:D!conomy。即“數字為始,經濟為主”,內涵就是“不是實體經濟要互聯網標志化,而是互聯網必須深入實體經濟內部”,很好地詮釋了“互聯網+”的本質。

    可以看出,劉曉冰教授為這次講座做了充分的準備,多達140多頁的PPT信息量很大,不但詳細解讀了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提出了伴隨知識社會的來臨,驅動當今社會變革的不僅僅是無所不在的網絡,還有無所不在的計算、無所不在的數據、無所不在的知識。更提出通過互聯網技術、平臺、商業模式和應用與移動通信技術的結合將改變我們的生產、工作、生活方式,并舉例印證了“互聯網+零售業”使網絡零售釋放內需潛力,“互聯網+批發業”促使產業集群在線上的轉型,“互聯網+制造業”直接導致柔性化生產加速,“互聯網+外貿”可以讓我們直觀地看到跨境電商的崛起,“互聯網+農業”會是傳統產業蓬發新的生機,“互聯網+金融”使惠普金融夢想成真,“互聯網+物流”可以看到電商物流異軍突起,這些必將引領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常態”。

    當今世界變的是互聯網,不變的是商業法則,劉曉冰教授在講座即將結束時強調,PTCQSE顧客化產品(產品品種多(P)、產品上市時間短(T)、價格合理(C)、顧客對質量滿意(Q)、售后服務好(S)和對環境仁慈(E))才是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希望在座各位能夠共同融入時代的進步,推動社會的發展。

    來自“互聯網+”的春風化雨 

    自上帝創世以來,春季就被賦予了很多與生命有關的含義。2015年的春天,在一個陽光燦爛、春意蔥籠的周日上午,一場關于“工業4.0”和“互聯網+”的大師課把我們帶到了互聯網新經濟的春天中。

    第一次聽到這兩個概念,還是在微信的朋友圈里,這儼然已經成為了我們目前獲取信息的最主要和最快速的途徑。但或許是因為太過新穎的概念,又或許是微信載體所限,無論是何等大號所發的文章,對這一概念的解析大都是淺嘗輒止,缺乏深刻而富有條理的解讀。直至此次講座上,聆聽了劉曉冰教授系統地講解,再加上此前《運營管理》課上張令榮老師的介紹,結合平常的所見所聞,對這些概念才真正有了茅塞頓開、醍醐灌頂的感覺。這或許就是教育的價值所在,在老師引導的基礎上,進行個體的思考和領悟,新知識就此形成。

    我總覺得,每個行業有每個行業的規律與規則。互聯網來了,它打破了舊有的傳播方式,在各個領域掀起變革。面對這些變化,有的人把互聯網奉為神明,有的人斥之為“炒概念”、“玩創意”。其實,無論哪個行業,其商業的邏輯與規律是亙古不變的,我們圍繞這些邏輯與規律創新,才能確保它健康良性的發展。互聯網也是一樣,當它與實體經濟更緊密地結合以后,才能迸發出更光芒的火焰,照亮這個行業未來的道路。

    通過劉曉冰教授的講座,更堅定了我對示來經濟發展的信心,以及一名大工MBA的使命感。知行合一,從現在做起。

    互聯網時代的工業4.0革命 

    1776年3月,第一臺實用性蒸汽機在英國波羅姆菲爾德煤礦點火,照亮了人類生活的一個新時代,從此,人類社會進入到工業時代。二十世紀中期,人類發明創造的舞臺上,降臨了一項可以與蒸汽機相提并論的偉大發明——互聯網。

    如今,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我們,生活方式因互聯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工業,這一時代的創造者,也因互聯網發生了重大的變革。今天,有幸聆聽到劉曉冰教授主講的“德國工業4.0—基于‘互聯網+’的企業創新”主題講座,受益匪淺,感觸頗多。

    目前,中國工業產值已超過美國,取代了其世界第一工業生產國的地位。然而,中國工業的發展是建立在薄弱的工業基礎之上,高能耗,科技水平和產品質量偏低,這嚴重制約了中國工業的發展。中國工業仍停留在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生產模式上,一場適用于中國具體國情的工業升級革命已刻不容緩。近年來,互聯網已經廣泛融入到新聞和娛樂業、零售業和金融業,這些傳統行業均因互聯網發生了顛覆性的變革。以信息物理系統為基礎的“德國工業4.0”可以對中國工業產業升級提供良好的借鑒作用。

    在大革命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時代背景下,對企業進行信息化、工業化相結合的改進升級,必將是中國企業更好提升和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盡管在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將面臨諸多困難,例如缺乏足夠的技術支持,中小型企業不愿意接受改變,以及實現智能化后可能會造成一線工人失業等種種挑戰。但是,我們堅信中國將會完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革命,這一次工業革命也必將極大地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watkissart.com/dalianligong/78250.html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EMBA招生網 2010-2021 滬ICP備13002341號-17
滬公網安備310117020006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