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
商學院必須是開放的
過去部分商學院在MBA培養中看重的是對學生技能和知識的培養,而如何將知識應用于實踐是脫節的,仍然把MBA視為工具人才,造成MBA缺乏創新精神、開拓精神和企業家的變革精神及遠見。現在有的商學院已經認識到這一點,并且開始大膽地探索和嘗試,讓MBA的知識技能轉化為真正能夠適應復雜的經濟現實的能力。
商學院的學生,遠遠不只是在課堂或者實驗室進行學習研究,他們需要了解社會,在畢業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適應社會。他們要把知識化為一種能力,幫助企業提高競爭力、推動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發展。因此,商學院必須是開放的,否則就失去了其存在之本。
出于這樣的愿景,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為例,我們一方面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另一方面要求教授參與企業咨詢、培訓,從中尋找理論研究的線索和有價值的問題。在借鑒歐美MBA教育體系之余,我們也要思考和總結源自中國本土市場的管理經驗和理論,以此來更具針對性地為學生、企業服務。
在商學院這樣一個開放的學習平臺上,通過教授的講授、海外專家的分享、成功企業家的心得體會的交流,學員們可以開拓視野,獲得成長的機會。商學院給予學生的,不僅是迄今為止所有前輩創造的經驗和知識的集成,而且是運用這些知識應對今后挑戰的能力。此外,商學院最核心的教育,是對思維、對學習能力的訓練。通過兩年或是兩年半商學院的MBA教育系統訓練,學生會逐步將學習融入到每天的生活,形成隨時隨地從各種報道、各類企業家的訪談中獲得有價值信息的能力,這是商學院對學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