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上午,原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復旦大學講座教授、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副會長、專家委員會主席成思危蒞臨我院,做客首期“復旦興業問學講堂”。復旦大學副校長許征、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天舒、學院黨委書記黃麗華、副院長孫一民等出席講座,我院財務金融系孔愛國教授主持了本次演講。
虛擬經濟視角看匯率
演講之初,成思危教授簡練地分析了匯率脫離金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之后,貨幣的虛擬化趨勢。他認為其虛擬性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貨幣的發行不再以黃金和美元儲備為基礎,以政府的信用為基礎。第二,貨幣本身的價值沒有客觀標準,通常用購買力作為衡量指標,但其購買力在不斷變化,貨幣的價值也時刻處于變動之中;第三,貨幣本身成為一種商品,匯率的變動會造成套利機會;第四,出現大量以匯率為基礎的金融衍生品,進一步虛擬化,容易成為投機工具;第五,匯率成為各國間政策博奕的工具。成教授指出:如果每個國家能以全局利益為重,各方也許能均衡受益,但事實上并非如此。
匯率政策及原則
接下來,成思危教授著重講解了我國的匯率政策及相關原則。他一上來便聲明:匯率問題是主權問題,決定權在國家,不能屈服于外界的壓力,這是第一條基本的原則。第二,在當前情況下,匯率要在合理均衡的基礎上保持相對的穩定。“要認真、客觀分析各種對我們匯率施壓的因素。除了政治因素以外,貿易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我們的態度是,中國無意追求過大的貿易順差,我們也無意追求過高的外匯儲備。”為什么呢?成思危教授進一步解釋道:外匯儲備是中央銀行的負債,大量外匯儲備的結果是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受限制。因此,中國要在合理均衡的基礎上,維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第三,穩定推動人民幣匯率改革。成教授詳細解釋了“匯率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是盯住美元,第二步盯住一攬子貨幣,第三步人民幣完全自由可兌換。當美元是強勢貨幣時,盯住美元是有好處的。但從長遠看,貿易要向多元化、平衡化發展,第二步要變成盯住“籃子”貨幣。第三步就是完全自由可兌換。
匯率管理策略
談到改進盯住“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應如何操作?成思危教授的建議是:保持人民幣基本穩定,但是要增加靈活性,實行靈活的匯率目標區域制度。“在匯率目標缺失時,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央行貨幣當局不進行干涉;當貨幣目標趨于邊界時,央行進行市場干預,大量買進或拋售外匯,這就是目標區域制度。這個制度的好處是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市場機制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時央行還保持一定的控制。”成思危教授進一步解釋道。
緊接著,成思危將話題層層鋪展開來,同大家探討了人民幣匯率管理的幾大問題。一個是多少外匯儲備合適?憑借自己的研究,成教授認為中國的外匯儲備可以為6500億美元,其中戰略性儲備4500億美元,戰術性儲備2000億;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增加,根據模型算,他認為目前最多達到8000億,即儲備到目前的三分之一就夠了,剩下三分之二要利用,不利用貨幣政策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怎么用?現在我國拿出三分之一,8000億美元買美國的債券,但又遇到買還是賣的兩難問題,賣則美元匯率下跌,買又更加受其綁架。成教授個人的意見是:少量的買賣可以,大量買賣不可行。另外,在對外投資、貿易上盡量爭取進一步的平衡。
第二個要解決的問題是平衡內需和外需。中國無意追求過高的貿易順差,在國外需求減少的情況下,外需減少造成的損失要靠內需來彌補。第三是人民幣匯率改革要在企業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
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講座高度涵蓋了成思危教授對匯率問題的深邃思考和嚴謹剖析。Q&A環節中,管院師生積極就“民間企業投資”和“通貨膨脹與利率關系”等問題向成教授請教探討,大家在悉心聆聽大師智慧的同時收獲新知,拓展視野。
新聞鏈接1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復旦興業問學講堂”
“復旦興業問學講堂”是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在有效整合自身與中外學界、產業界、政界的合作資源基礎上,以“興邦立業問道治學”為宗旨而創立的,由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冠名支持。其主要目標是致力于傳播前沿管理思想和理論,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和企業的高速健康發展。成思危先生是該講堂的第一期嘉賓。 來源:EMBA招生網本頁網址:http://www.watkissart.com/fudan/4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