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復旦管院與《中國經營報》社聯合主辦的“上海后世博經濟發展論壇暨頒獎典禮”隆重舉行。這次高規格的論壇匯聚了來自政界、學界和企業界的許多重量級嘉賓,大家齊聚一堂、展開頭腦風暴,共同探討上海在后世博時期的發展策略和未來趨勢。
開幕致辭暢想后世博遠景
論壇在中國經營報社總編輯李佩鈺的致辭中拉開序幕。李佩鈺表示:“后世博經濟的走向一直受人矚目,作為多年來持續關注中國經濟與企業發展的財經媒體,《中國經營報》和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希望借此平臺,大家各抒己見,為后世博經濟的發展把脈。”
接下來,我院薛求知副院長在發言中指出,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改變了上海民眾的生活面貌以及生活方式,生動說明了“城市大事件與城市的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這是城市營銷的成功,它將帶來長時期的后續效應。薛求知教授同時表示,這次的世博會甚至可以被視為是“工業革命的發動機”,它將使城市競爭力和價值結構發生巨大變化。
與此同時,薛教授也認為我們應當積極思考:中國的大城市、特別是上海,在大事件中是否透支了未來?城市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應如何解決暴露出來的弊端,比如基礎設施的完善等?這些都將成為后世博時期上海面臨的重大課題。
嘉賓演講引發各界熱烈回應
在主題演講環節中,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經營報報社社長金碚先生,以及上海?ń洕A測研究所所長王德培先生分別進行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金碚先生的演講用美國經濟發展的起伏來對應上海今日的發展態勢,他和大家分享了推動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共進的想法。針對后世博時期上海的發展策略問題,金先生提出了四點期望:第一,期望上海可以繼續發展具有傳統優勢的制造業;第二,期望上海努力發展效率價值雙高的服務業;第三,希望上海可以創新產業,開拓新型戰略性產業,領導全國各地產業進行改變;第四,期望上海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能夠顧及社會和諧。
而王德培先生在演講中認為,上海在發展“點帶面網”的“十二五”期間要努力發展服務業,只有這樣才可能擺脫現在這樣的困境。
嘉賓的精彩演講和獨到的觀點引發了大家的熱烈回應,聽眾紛紛表示論壇為自己開啟了全新的視野來看待上海的未來發展。這也正是復旦管院主辦這次活動的初衷。作為一所富有使命感的商學院,復旦管院積極推動召開此次論壇,不僅為了承擔社會責任、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更希望以高端論壇為平臺,匯聚更多創見與思想。
在短暫的休息之后,復興集團總裁助理孫軍先生、多利農莊董事長張同貴先生、利樂中國副總裁楊斌女士、七天酒店連鎖店上海總經理胡雋先生以及薛求知教授、王德培先生、李佩鈺女士展開了激烈的圓桌討論。他們圍繞著“2010年各產業的發展態勢”、“世博年大家所獲得的利益”、“進入后世博時期,企業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怎樣的生活才是更美好的生活”幾大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在晚上的頒獎典禮環節,表彰了世博期間在各個領域為世博盛會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及個人。
本次論壇有來自實業、投資、金融、新能源等各個行業的企業前來參與。大家各抒己見,立足各個行業、面向后世博時期的各種機遇和挑戰,作出各自關于未來發展的前瞻性報告,這一切都預示著上海后世博經濟的盛大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