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心閱讀中的蔡偉。
4月23日,復旦大學經過專家考試和校招生領導小組討論,把38歲的蔡偉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擬錄取名單。導師為古文字學泰斗裘錫圭先生。
38歲讀博士并不稀罕,稀罕的是蔡偉只有高中學歷,下崗十余年———8個月前,他還在遼寧錦州蹬三輪養家糊口,從未想過,人生最大的轉折即將到來。
38歲高中學歷,從三輪車夫到復旦大學博士生,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勵志故事。足以傳頌的“佳話”背后,不僅是一個年輕人對學問的執著,還有一門學科無盡的魅力,一位學者惜才的慧眼,一所大學開放的心胸……
因為“佐子”,他結識了裘錫圭先生
一個高中學歷的下崗工人,曾經的三輪車夫,怎么能被復旦破格錄取為博士生?他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對記者的問題,作為蔡偉讀博主要推薦人的裘錫圭先生沒有直接回答,卻強調并不主張蔡偉曝光于媒體的聚光燈下,“對蔡偉,還有怎 樣培養的問題。他要是真的好,以后有學術成果出來,大家自然會知道。”
在學術圈內,裘先生的嚴謹務實,是出了名的,他和蔡偉的結識,算起來已有十余年。1995年蔡偉還在自學期間,就給裘先生寫過信,裘先生回信贊他:“不計功利,刻苦潛修,十分欽佩。”
1997年1月,裘先生在《文物》上發表文章《〈神烏賦〉初探》,文中提及尹灣漢墓出土的簡牘篇目《神烏賦》,其中的“佐子”不明其意。蔡偉寫信告知“佐子”應讀為“嗟子”,亦即“嗟”,是嘆詞。后來裘先生就在1998年第三期《文物》上,發表了《“佐子”應讀為“嗟子”》,稱蔡偉“其言甚為有理”。
2003年之后,蔡偉在國學網上陸續發了一些文章,“他寫東西不多,很謹慎,難得的是,能把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結合起來看。”裘先生說,蔡偉一些想法很有見地,“比如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中有一句‘莫之其亙’,‘亙’通常認作‘恒’,從詞義上講不太好理解,蔡偉提出,楚簡中常把‘極’寫成‘亙’,有終極的意思。對我很有啟發。” 來源:EMBA招生網本頁網址:http://www.watkissart.com/fudan/43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