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機時代,企業家們準備好了嗎?
9月12日,在全球的矚目下,第三屆夏季達沃斯年會在大連落下帷幕,本屆年會以“重振增長”為主題,對“后危機時代”全球經濟復蘇進行探索。與會代表普遍對未來全球經濟增長表示期待和樂觀,認為在當前形勢下,世界經濟增長應改變舊的發展模式,實現經濟發展戰略的轉型。
在暨南大學校園里,一個關于企業和個人戰略轉型的話題正在熱議中,參與這次熱議的主角是剛剛入學不久的2009級EMBA(1)班的同學們。雖然他們中沒有達沃斯年會如此重量級的巨擎,但他們的觀點中卻不乏真知灼見。
危機即是轉機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幾千年前,中國古代先哲老子用這樣的辯證法來闡釋危機的兩面性。
“經濟危機的第一波浪潮剛過,但這已帶來的全球影響和未來發展趨勢仍難預測,將危機轉為商機才是當下之策。”暨南大學09級EMBA學生、IBM廣州分公司運作與資源管理經理羅明說,“沒有危機,我們對項目的態度可能只是一味地做,為做而做,缺乏對項目全面考量的驅動力。”她說,困難面前尤其是眼下危機當頭時,企業家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他在困境中沉著應對,認真研究規律;在危機中分析市場、預測市場;堅定信念重新審視管理的流程和制度,及時做出戰略調整的創新能力,這都是人格魅力的體現。危機后投入中堅力量完成項目的就成為全面優化的促進力。“過去,我們只注重做,但不明白做了不一定有用,用了不一定用好,而現在,我們用了就要去優化。”將危機轉變為商機是一個企業領導者觀察力和決策力的體現,這就要靠對形勢把控的敏銳度。
“金融危機給公司帶來的更多是機遇。要說考驗,關鍵在于我們是否能把握機會,這需要時間和經歷來積累經驗。對機會的把握和對形勢的正確分析,正是一個企業領導者判斷力的體現。”暨南大學09EMBA學生、廣東如春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振雄如是說。
轉型更是考驗
作為一個正從小型轉向中型邁進的企業的管理者,暨南大學09級EMBA學生、廣東東俊機械公司副總經理張耀芳堅持的是“平穩過渡,階段性實現目標,而不是盲目的做大。”的經營理念。她認為,金融危機期間,考驗領導者關鍵在于檢驗他們的觀察力和領導力,他們對特殊時期員工心理和心態的把握十分關鍵。“我們要讓員工認識到低潮的來臨不可避免,但又要給他們保證不裁員的信心。”為此,東俊公司組織員工進行各種類型的培訓。通過學習,員工整體的專業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們今年上半年的業務量在增長,但是員工們工作起來并不感到吃力。”張總肯定了這種特殊時期“戰略轉移”策略的有效性。
后經濟危機時代,對于一個企業領導者綜合素質的評判標準是否有了變化;在新形勢下,企業的領導者如何看待特殊時期的EMBA價值,陳振雄則有著他自己的理解。一個企業的領導者最關鍵的素質在于有面對復雜形勢時做出及時、準確分析的判斷力,能夠在戰略制定上有果斷和獨到的決策力,在面對企業的員工時,要有團結人心,樹立企業文化的凝聚力,而這些綜合素質的提升,都可以在EMBA的學習中獲得。
選擇亦是追求
金融危機帶來的企業生存環境變化讓很多的職場精英為自身尋找強大的力量支持,攻讀EMBA是一個選擇。羅明也是他們其中的一員,形勢的變化讓羅明對自己的職業定位和發展方向進行了重新的審視,而選擇攻讀EMBA,同樣也是她個人職業規劃重要的一環。她認為,當個人的職位及工作挑戰已經到了需要提升的時候,就需要站在更高的位置,以更廣的視角去審視公司的組織架構和個人的發展前景。“當你只是被瑣碎的工作包圍,并疲于奔命的時候,做出及時地調整和計劃,以更高的標準去看問題十分關鍵。”她認為,只有吻合上司對個人的期望值,個人的發展目標才能更明確,才能把握機遇,將工作做好。”
說起當初選擇暨大,羅明用“認真做事”總結暨大給她的第一印象。報考初暨大詳盡而人性化的服務信息讓她最終下定決心選擇了暨大,開始她新的求學旅程。
另一位暨大09級EMBA學生陳振雄告訴筆者:9年前,他曾經在暨大攻讀了MBA研究生班,但因為工作時間的原因,被迫只學習了一年。為了進一步“明道、優術”,也為了彌補9年前的遺憾,陳總選擇了在09年的秋天,回到了暨大的校園。“我們說‘始有暨南,便有商科’,在這里我想繼續學習‘管理之道’。”陳總認為,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選擇來讀EMBA,他抱著一個求道解惑的心態。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watkissart.com/jinan/31999.html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