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與臺灣大學管理學院2011年4月8日在北京舉行合作框架協議簽字暨合作開發企業案例啟動儀式。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伊志宏教授和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李書行教授在合作框架協議上簽字。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各自遴選經驗豐富的資深師資,與對方師資形成一一配對的明星陣容,共同調研與撰寫兩岸企業管理案例,每年至少深度開發十個兩岸企業管理原創案例;所開發的案例將在第一時間用于雙方MBA和EMBA課堂教學;雙方還將開設為期四天的兩岸經營管理模式合作課程,互派EMBA學員到對方學院交流學習,利用新開發案例授課,聘請相關專家、學者解讀兩岸經濟政策,為兩岸企業家創造一個共同學習、深入交流的機會;同時,雙方還將積極探討在學生交換、教師交流、學術研究等方面的合作。
中國人民大學、臺灣大學領導對于本次合作都高度重視,在簽字儀式上,播放了兩校校長針對此次合作而專門制作的視頻講話。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表示: 隨著兩岸經濟與產業互動日趨綿密,大中華區成長機會與競爭動態的快速變遷,管理學界亟需以深度且有系統的方式開發個案,協助企業須采取不一樣的思維去規劃其未來在大中華地區的永續成長。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首次與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合作個案開發,將開啟雙邊教授與企業的深度對談與了解,除了促進兩岸于企業實務及教學研究上的交流之外,亦可帶動臺大出版中心及人民大學出版社之推動華文出版品的流通;此次合作對于增進兩岸文化與專業知識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意涵。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教授對此次合作寄予厚望,他指出:商學院是人大向世界一流大學進軍的先遣隊,于2010年成功通過歐洲管理教育EQUIS質量認證,成為國內率先通過該認證的商學院之一,標志著已經具備國際知名商學院的巨大潛力;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已通過美國管理教育AACSB質量認證,正處于向世界知名商學院全速沖刺階段。兩院攜手開發企業案例并向全世界推廣,充分契合了兩院的戰略發展目標,而且對于兩岸經濟之間的合作以及其在世界舞臺上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紀校長表示一定盡其所能,為兩院合作提供支持。
伊志宏院長認為,從商業教育領域來看,兩岸高校師資、學生交流日益頻繁,高層次的合作勢在必行。而人大商學院與臺大管理學院的此次合作開發企業案例,正是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下順勢而動的創舉。目前人大商學院已啟動美國管理教育AACSB質量認證工作,開展兩岸的管理研究與教學合作,將有助于進一步提升人大商學院的國際影響力;同時,可以更充分利用人大豐富的校友資源,促進學院與企業界的有機結合。人大商學院歷來重視企業案例的開發利用,迄今已派出三十余師資赴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進行GCPCL案例教學培訓,翻譯出版哈佛商學院多個專業領域案例共計十冊,成立管理案例與教學創新研究中心,連續三年組織院內師資開發原創企業案例并供全院各層次教學共享。
據李書行院長透露,兩院即將全面啟動合作開發企業案例的實質工作,預計今年8月將形成第一批研究成果,并在臺北舉行研討工作坊;有望在年底之前將最終研究成果呈現在雙方EMBA課堂上,屆時勢必會給兩岸管理教育帶來耳目一新的教學素材。
隨著兩岸經貿關系不斷發展,各個領域的合作空間不斷增大。“十二五”規劃指出,將擴大兩岸貿易,促進雙向投資,加強新興產業和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合作。從兩岸企業的互補性來看,臺灣經歷了亞洲四小龍的工業騰飛階段,目前已實現技術高端化;與此同時,其農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亦非常成熟,不乏可圈可點之處。而大陸企業在某些高科技和新業態領域表現非常出色。從兩岸企業發展的環境來看,兩岸都是全球制造工廠,對國際市場具有很高的依存度,出口驅動的特征很明顯;企業跨國經營的國際化沖動很強烈,卻又缺乏可資借鑒的深度案例作為參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亟待集兩岸管理教育之力,結合兩岸企業發展的歷史背景與當前困局,共同探求企業未來發展的戰略。此次合作受到兩岸企業的廣泛關注,元大文教基金會對本次合作給予了大力支持。企業界普遍期望此次個案發展的合作能總結華人成功經營企業的軌跡,開啟未來學界與企業界更多密切合作的機會,促進兩岸教學研究更具深度的交流,共同累積具華人特色的經營管理思維與行動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