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9日上午,第13屆全國巖石動力學學術會議在重慶大學正式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錢七虎理事長,國際巖石力學學會主席、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馮夏庭理事長,重慶大學黨委書記歐可平教授、常務副校長張四平教授,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李英民教授,以及來自全國巖石力學界的近200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本開幕式。開幕式由大會執行主席、長江學者、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周小平教授主持。(EMBA招生:emba.china-b.com/bjdx/)
在開幕式上,重慶大學黨委書記歐可平首先代表學校致歡迎辭,對前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并致以親切問候。他指出,巖石動力學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其與我國國民經濟建設息息相關,特別是在國防建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與作用。本次研討會的召開,必將對我國巖石動力學學科發展起到促進與推動作用。對我校師生來說,是一次難得的、送上門的學習與取經機會;對我校能源、材料、建筑、土木等學科來說,更是切磋技藝、相互展示成果的學術交流平臺。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巖石動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所李海波所長致開幕辭。李海波對近期中國巖石動力學會的工作情況以及新一屆成員的換屆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說明。錢七虎院士代表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致辭,簡要介紹了當前巖石力學領域的最新研究課題,強調研究課題需要深入、深刻。
本屆大會以“巖石動力學的協同創新”為會議主題,深入探討有關巖石動態力學性質與本構關系、巖體中應力波傳播與衰減規律、巖石動態破壞機理與數值模擬、巖石洞、基、坡動態穩定性分析、巖石爆破與技術、巖爆與沖擊地壓機理研究等方面問題,并對現有相關問題進行反思,尋求可能改善的新思路。
研討會上,來自國內高校、研究所等從事巖石動力學相關領域研究的專家、學者近四十人先后在研討會上做交流報告。
錢七虎院士在報告中對巖爆問題做了深入分析,在巖爆(沖擊地壓)的預測和數值模擬中,錢七虎院士提出了巖爆的預測流程,指出巖石結構巖爆易感性認定,并分別對I型(斷裂滑移型)巖爆預測、II型(應變型)巖爆預測進行詳細說明。
鄭穎人院士就地震邊坡穩定性計算方法及抗滑樁震動實驗與數值模擬作了報告。對地震作用下邊坡動力計算地現有方法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新方法——動力有限元強度折減法,并重點介紹了埋入式抗滑樁地振動臺實驗與數值模擬結果,強調了埋入式抗滑樁在抗震方面地優良性能。
馮夏庭教授就現場原位綜合觀測試驗的重要性進行了學術交流。對于一些典型的原位綜合觀測試驗,馮教授以巖爆孕育過程多元信息演化原位綜合觀測、紅透山深部開采過程實驗室及白鶴灘水電站導流洞柱狀節理段原位綜合觀測等實例做了詳細的說明介紹。
馬國偉教授針對數值流形方法的新進展做了報告。馬教授提到巖石工程中最常見的是不連續性問題。對于數值流形方法,他指出其與有限元方法不同,區域劃分靈活,適合處理不連續性問題。對于顯式和隱式數值流形法、時域耦合顯—隱式數值流形法、空間域耦合顯—隱式數值流形法等,馬教授通過具體算例的分析對這些方法的特點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本次學術會議的相關論文經評審合格將擇優刊登在《巖土力學》2013年第9期正刊上,其余論文經評審合格刊登在《煤炭學報》增刊上(EI收錄),報告會在閉幕式上對優秀論文進行了表彰。
本次學術會議由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巖石動力學專業委員會主辦,重慶大學承辦,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重慶大學煤礦動力災害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交通大學水工建筑物健康診斷技術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所/巖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三峽大學、三峽地區地質災害與生態環境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重慶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巖土力學》編輯部、《地下空間與工程》編輯部等單位協辦。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watkissart.com/zhongqing/53654.html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