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中山大學“黃埔大講堂”活動在我院國際會議廳舉行。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全球聞名的財經名嘴和經濟學大師——芬恩•基德蘭德教授擔任主講嘉賓,做題為“經濟周期及背后的驅動力”的精彩演講。我院院長陸亞東教授出席活動并擔任了圓桌論壇環節的對話嘉賓,我院財務與投資系主任李廣眾教授擔任本期大講堂的主持人。
首先,陸亞東院長上臺致歡迎辭。陸院長在對基德蘭德教授表示歡迎的同時,也向社會各界支持我院的伙伴們表示了感謝。陸院長提及,“黃埔大講堂”活動,作為公益性活動,一直致力于邀請具有高尚的品格、精湛的學識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學術大家、大師,面向所有的社會公眾和朋友們開放;同時,該活動也充分體現了中山大學 “一、二、三”的發展思路。其中,“一”是一心向學,“二”是雙元理念,國際化和本土化的結合,“三”是三頭并進,即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國際化的發展。隨后,陸院長還代表學院向基德蘭德教授贈送了“黃埔大講堂”主講嘉賓紀念牌。
基德蘭德教授在表達了自己對于商學院無法割舍的情懷之后,開始了他的主題演講。基德蘭德教授首先談到了經濟周期問題,他認為經濟周期通常和一個國家的發展緊密聯系,但有時又會與國家的大趨勢相悖離。而后,基德蘭德教授用多張精確明晰的圖表,以多國中央銀行之獨立性、阿根廷近半個世紀的發展走向及政策緣由、愛爾蘭的穩定發展等數據充實的實例向我們展示了他的理論與思考。基德蘭德教授的精彩演講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在接下來進行的圓桌論壇環節中,基德蘭德教授、陸亞東院長以及李廣眾教授就“經濟周期背景下中國新的發展模式”為側重點展開了精彩討論。陸亞東院長提出在更大的時空,跟經濟周期相關的理論的最新動態有以下幾個特征:第一是生產要素的重要性增強;第二是對于政策的透明性或者可確定性的學術研究開始強化;第三是經濟周期背后的競爭力和經濟周期的關聯也變得越來越凸顯。
最后,基德蘭德教授和陸亞東院長還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互動交流。面對觀眾提出中國是否會出現經濟蕭條或危機的問題,基德蘭德教授認為從統計學上來講,經濟發展的波動是自然的,因為它本來就存在不可確定性,但很難對這種不確定性來做兩三年的斷機預測。陸亞東院長則認為中國的經濟調整之后,會有一個緩慢增長期、調整期,他預測衰退期之前,可能更現實的就是成熟期或者是嚴格意義上的停滯期或者非常低速的增長期。
據悉,本期黃埔大講堂共吸引到近500名觀眾前往現場,各位嘉賓的精彩演講和互動受到了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
為更好地服務包括本碩博、在職企業家以及經理人在內的各層次學生和校友,我院在整合以往品牌學術活動的基礎上,于2013年8月正式創辦“黃埔大講堂”。自創辦以來,“黃埔大講堂”已先后邀請鳳凰衛視著名軍事評論家馬鼎盛先生、前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先生、知名地產商任志強先生、哈佛大學邁克爾•桑德爾教授、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王文京先生等社會名人擔當主講嘉賓,均受到廣大師生及企業家們的熱烈歡迎,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watkissart.com/zhongshan/73226.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