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旅游 -> 寧夏文旅 -> 遇見寧夏
      詩畫哈巴湖,寧夏東大門的“生態明珠”
      ——探尋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荒漠變綠洲的神奇巨變
      2024-08-06 11:59:38   
      2024-08-06 11:59:38    來源:寧夏法治報

      15.png

        今天的哈巴湖,猶如一塊巨大的碧玉點綴在一片綠洲之中;湖面碧波蕩起漣漪,又似多情少女清澈美麗的眼睛。誰能想到,在五十多年前,這里曾是連綿不斷、一望無際的沙丘。

        如今走進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難覓飛沙走石的荒涼,取而代之的是水草豐美、林木遮天、鳥飛獸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唯美畫面。今天的寧夏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現了從荒漠變綠洲的生態奇跡,成為寧夏東大門上一顆耀眼的“生態明珠”。

      6.jpg

        “保護區能取得今天的成果,是一代代治沙造林人和護林人傳承紅色基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成果。”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吳宏總結道。

        上世紀50年代,一批批經歷過戰場硝煙的軍人來到鹽池縣戰天斗地、治沙造林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剛剛建立的新中國百廢待興。應國家建設需要,一批征塵未洗的軍人為守衛邊疆、建設西北脫下戎裝,來到黃沙漫卷的鹽池縣進行開發建設。當時,寧夏“東大門”鹽池縣中北部70%以上的土地面積是荒漠、半荒漠和寸草不生的沙地。這里分布著三條寬大的流沙帶,每到冬春季節,寒風橫掃,沙塵遮日,落地成丘,如妖似魔般掩埋房屋、道路與田地,使生活在這里的村民群眾苦不堪言。老一輩建設者發揚革命軍人不畏艱辛、服從命令的精神,艱苦創業,櫛風沐雨,砥礪前行。1950年至1978年,在鹽池縣的領導下,他們大力實施以白榆、楊樹、旱柳、沙柳為主要樹種的農田防護林、防風固沙林等造林綠化工程,先后成立了7個縣辦國有林場(1978年整合為鹽池機械化林場),開啟了治沙造林、改變生態環境的篇章,累計造林49000余畝,苗圃發展到1000畝。

        1978年,為阻擋風沙對我國東北、華北和西北的侵蝕,國家決定啟動建設“三北”防護林工程,在全國建設六個大型國有林場,寧夏鹽池機械化林場成為全國六大國有林場之一,管轄土地總面積55.25萬畝,是“三北”風沙線上治沙造林的排頭兵。

        為了防風治沙,第一二代林場職工經常凌晨五六點摸黑出門,午飯就在工地上涼水就干饃,每天干到晚上九點多才回到駐地,“兩頭見不著太陽”。各個治沙點多是連綿起伏的沙丘,任何運輸工具都進不去,所有樹苗完全靠人工肩挑、背扛的方式運進去,種樹挖溝、挖坑主要靠鋤頭和鐵鍬,沒有任何現代化的工具可代替。雖然條件艱苦,但治沙前輩們硬是憑著頑強不屈的精神,年復一年將一捆捆白榆、楊樹、沙柳等樹苗背進沙地,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將樹苗一棵一棵種進沙地里。為精心看管種下的樹苗,他們干脆在沙漠里搭簡易房、扎帳篷……把每一棵樹苗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悉心照料、精心呵護。

      微信截圖_20240806115300.png

      保護區大規模草方格治沙現場。(資料照片)

        惡劣的自然環境,讓當時的治沙造林工人們忍受著極限考驗。夏秋季節烈日當頭,沙漠里氣溫燙人;春冬之時經常狂風大作,沙塵暴頻發,沙子打得人臉頰生疼。1983年春天的一個下午,高沙窩林場女職工佘瑞英正在治沙點采沙柳條,突然而至的沙塵暴瞬時讓天地黑成一片,也將她刮得迷失了方向,一夜未歸。林場領導連夜組織員工回到工作區四處尋找,大聲呼喊她的名字,但到天亮也未發現任何蹤跡,大家以為她已生還無望。然而在滿天黃沙中歷經一夜跌跌撞撞行走了一夜,突然發現遠方終于有微弱的亮光,她判斷應是林場為迎接她回家徹夜未熄的燈光,她便以驚人的毅力拖著精疲力竭的身體朝著燈光的方向行走,終于在次日早上回到了家……這個故事在保護區管理局流傳至今。


      微信截圖_20240806115329.png

      鹽池縣機械化林場駱駝井站點第一批治沙造林人合影。(資料照片)

        盡管自然條件惡劣,但哈巴湖一代代職工繼承了前輩愛崗敬業、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涌現出了一大批治沙造林先進典型。林場職工閆成玉一輩子治沙植樹,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僅憑“望聞”就能判斷育苗肥料的好壞。同事們常見他在肥料場旁轉悠,隨手拿起一塊糞土掰開輕嗅——如果“味”不夠、色不到,就不算好肥,他會不斷指導技術人員操作,直到肥料成色達到要求。退休后,他仍每天騎著那輛陪伴他多年的二八杠自行車在林地里轉悠,發現哪里有病蟲害了、哪里被人為損壞了等情況,都會及時到場里找相關工作人員反映。閆成玉那時還常對青年同志說:“我活著是個造林員,死后就把我埋在這里,就是個護林員。”如今,他就安息在保護區的一片林地中,而這句話也不斷鼓勵著哈巴湖保護區全體員工。

      微信截圖_20240806115315.png

      鹽池縣機械化林場。(資料照片)

        在哈巴湖保護區,近70年來三代林場人持續進行草方格固沙,推進人工造林治沙,加強資源管護封沙育林,利用現代技術加強科研監測,嚴格實行森林防火,不斷加大普法宣傳力度……保護區的生態建設成果得到鞏固,一片片綠色蔓延開來。2008年,自治區林業局對哈巴湖保護區實行直接管理,國家也對生態環境保護更加重視并加大投入,支持哈巴湖保護區通過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退化林修復工程等措施,使保護區內的林草面積不斷擴大。成立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后,整個保護區面積達到8.4萬公頃(126萬畝),保護區內森林、草原、湖泊、河流、淺灘等隨處可見。生態環境的改善,不僅降伏了沙魔,還吸引來了眾多野生動物安家落戶,或遷徙停留。

        昔日黃沙滾滾的景象不復存在,連片荒漠成為無垠綠洲,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哈巴湖保護區每前進一步都充滿著創業的艱辛,每上一個臺階都彰顯著奮斗的精彩。

         從治沙造林到生態保護“三代人”矢志不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應然而生

        今年7月11日,懷著對治沙人的敬意,黃河流域九省區法治媒體大型全媒體“行進式”報道(寧夏段)采訪團來到哈巴湖保護區,參觀了城南花馬湖濕地、二道湖乏牛坡林區、南海子林區、最后到達哈巴湖中心核心區,沿途或綠樹成蔭,或林草互映,或碧波閃閃……一幅幅秀美乃至壯美的治沙成功景觀,令采訪團的記者們贊不絕口。

      17.png

        在南海子林區巡護點,保護區管理局余殿科長向記者介紹,這里曾是鹽池縣三條流沙帶的中間那條。環視四周,只見防火道路兩邊盡是連綿起伏的大小沙丘,不過今天已被開著黃色、紫色小花的“沙漠姑娘”花棒、楊柴、沙柳等各類沙生植物牢牢縛住。再看前方,曾經的黃沙地上,一道寬大的深淺相間的綠色“畫廊”,向兩邊延伸到遠方。保護區工作人員張彩華指著林帶認真地解說,哪一個樹種是哪一代林場工人種的……是啊,在保護區每處治沙成功的巨幅圖畫中,處處呈現著林場職工“三代同堂”的勞動成果。

        歷經七十多年堅持不懈的治沙努力,鹽池縣三條大的流沙帶逐漸全部得到綠化,有效遏制住了毛烏素沙漠的南移。提起治沙造林成效,已退休仍老當益壯的牛惠民副場長“如數家珍”:一是建成了兩條“綠色長城”,降伏了兩大流沙帶。北面從駱駝井—柳楊堡—高沙窩長56公里、寬0.5到3公里的林帶面積達13萬畝。中部流沙帶從哈巴湖到二道湖,曾是全縣危害最大的一條流沙帶,現在全部綠化,有林面積達到7萬多畝。二是建成了兩大“農田防護林網”保護區,成為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綠色生命帶。其中在縣城的城西灘建成了54條主副林帶,保護了農民的2.4萬畝農田,同時保護了整個縣城不受沙害,且從駱駝井到馬記梁建成一條長5公里寬0.5公里的林帶,保護附近村民的6000多畝農田。三是建成了兩條公路防護林“長龍”。即鹽池—銀川的307國道45公里9900畝林帶;另一條是鹽池縣城南到惠安堡的公路林帶,當地的公路不再受風沙掩埋,百姓出行暢通無阻。

        隨著綠地面積不斷擴大、生態建設不斷取得進步,哈巴湖保護區在歷經鹽池縣七個林場、寧夏鹽池機械化林場兩大歷史發展階段的成就基礎上,于2001年成立省級自然保護區,2006年成功獲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而進入了第三個新的發展階段。今天,哈巴湖保護區管理局黨建展覽室以資料詳實、圖文并茂的精心布展,全面展示了哈巴湖保護區在曲折中奮進,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

        隨著保護區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晉級”,鹽池縣中北部地區的“綠色版圖”也在不斷擴大。1998年,機械化林場共營造30余萬畝防護林、森林保存面積19.73萬畝;2022年,保護區林地面積50.85萬畝、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8.3%。

        同時,通過嚴格落實國家的封沙育林政策,保護區多樣化的自然環境得到了長期保護、休養生息。如今在哈巴湖保護區內,形成了灌叢、草甸、草原、荒漠、濕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目前記錄野生維管植物54科、179屬、379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發菜1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甘草、沙蘆草、鎖陽3種。驅車經過哈巴湖保護區,人們還不時發現有野雞、野兔、狐貍等動物在林區或草地上活動;在明鏡般的湖面上或沼澤河流濕地里,一群群野生鳥類在覓食、嬉戲。保護區還記錄野生脊椎動物24目53科184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草原雕、白尾海雕、大鴇、小鴇、斑嘴鵜鶘、卷羽鵜鶘等12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1種,哈巴湖因此被譽為荒漠里的“生物基因庫”,成為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繁殖地和嬉戲樂園。

        加強資源管護與執法保護,讓“生態明珠”永綻光芒

        鹽池縣是著名的“灘羊之鄉”,農民群眾生產經濟對林草資源的依賴較強,若想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就想要種更多的田地、養更多的羊只。但如果任由群眾放牧不加管護,超過草原承載量的羊群經過之處低頭吃草、抬頭啃樹,保護區七十年來之不易的治沙成果就會毀于一旦。

        哈巴湖保護區內涉及5個行政村115個自然村,居住著12000多名原住居民。保護區成立后,其中78%的土地面積屬于村集體,這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無疑給保護區的管理增加了難度。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哈巴湖保護區對林草面積的相關管理要求,主要通過管理局工作人員和各林場護林員進行宣傳和勸導,但偷牧及破壞森林草原的現象仍時有發生。

        今年52歲的張學敏是保護區少有的女護林員,先后在二道湖及堡子臺國有林場擔任護林員10余年,2018年被評為“全國林業系統勞動模范”。為禁止村民早上偷牧,她騎著自己的摩托車、戴著袖標巡護;多少個夜晚,她忍受孤獨蹲守在林區,天冷了就將一堆沙子燒熱坐在上面取暖。為阻止村民違法偷牧,張學敏曾被打傷住院。“我鼓勵自己不能被困難嚇倒,他們罵我但也服我。十幾年的苦沒有白受,現在樹和草都長起來了,沙子也不流動了。”回顧過去,張學敏的話語依然堅定。

      4.jpg

        隨著依法治國進程加快,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濕地保護法等相繼頒布實施。自治區政府出臺相應的法律實施條例,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也制定了細化的管理條例并嚴格實施,逐步進入“依法管護”的時代。

        對保護區的村民加強普法,是保護區管理局持之以恒的做法。經常性印發各類法律法規、環境保護知識手冊,工作人員走鄉村、進社區、上集市甚至到田間地頭,不厭其煩地向群眾宣講與生態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管理局還組織實施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項目,僅去年就支出1615.31萬資金對農民進行生態損失補償。一位村干部表示:“現在老百姓生態保護意識很強,發現野生動物在自家地里吃食,也不會去驅趕它傷害它。自從相關法律出臺實施后,大家也學法知法,在保護區范圍內需要辦理民生生產設施等事宜的,會主動要求村上指導,依法依規按程序辦理。”

        為加強管護與執法的力量。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聘用89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擔任護林員,每天到各責任片區進行常規化巡護。同時,還給他們插上新時代高科技的“翅膀”,“監控全覆蓋”、無人機隨時起飛航拍,讓護林員有了“千里眼”,從而以林地“一張圖”為基礎,建立健全“天上看、地下查”的常態化監督執法機制,實現了核查、保護、監測與執法相統一的“四個全覆蓋”目標。同時,建立“雙林長”制,爭取當地縣政府的支持。以“局、站、點”為基礎,聯合“縣、鄉、村”參與管理,加大了管護力量;與檢察、公安聯動執法,嚴厲打擊村民中破壞生態的違法犯罪行為。

        如今,看到沙害得到了治理,生態環境變好了,群眾逐漸意識到:正是有了保護區,才換來了今天的好日子。駱駝井管理站的4個護林點護林員反映,“現在老百姓都愿意聽我們的意見著呢。”佟記圈村的125000畝土地面積,全部都在保護區內。該村現任村支書李曉飛高興地說:“我們村除了享受國家鄉村振興優惠政策,僅村民參與樹木的澆水、剪枝等所得的撫育費一年也在90多萬元;另外村上還能爭取到保護區一些生態項目建設。可以說,我們村就是吃‘生態飯’的。”

      5.jpg

        如今,當地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法治意識普遍增強,配合保護區管理的意識也增強了。“一定要用法治的思維去宣傳,以法治的手段加強管護,使保護區走向更寬的良性發展道路。下一步,管理局將在促進群眾生產發展與加強資源管護之間,努力尋找和諧與平衡。”吳宏由衷地說。

        70余年風雨兼程,70余年滄海桑田,從曾經黃沙漫漫的荒漠,到如今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綠洲,七十載持續的奮斗感天動地、久久為功。從鹽池機械化林場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哈巴湖保護區發生了“鳳凰涅槃”的變化,蘊育出了126萬畝山水林田湖草沙共生共榮的生態美景。(寧夏法治報記者 鐘玉珍 |本文配圖均由受訪單位提供)


      【編輯】:葛龍
      【責任編輯】: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