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啥事需要我們解決,您說!”2019年12月31日,記者見到吳忠市利通區委常委、東塔寺鄉黨委書記宗立冬時,他正忙著接待來訪的群眾。
從北京參加完“2019年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節目錄制回來后,宗立冬一刻未停,又投入到忙碌的基層事務中。
中央宣傳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在京舉辦2019年“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發布儀式。宗立冬榜上有名。
2013年,從北京大學中文系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畢業后,宗立冬放棄在一線城市及回山東老家發展的機會,選擇考錄為寧夏首批定向選調生。
從文書、秘書,到團委書記、婦聯主任、辦公室副主任、駐村第一書記,再到鄉鎮副鎮長、鄉長、鄉黨委書記……6年間,宗立冬的身份在不斷轉換,但始終不變的是他扎根基層、成就精彩人生的夢想。
“我是一個農家子弟,立志扎根基層,滿腔熱血地想為群眾做點實事。”宗立冬說。
2016年以來,銀西高鐵、國道344線、清水溝水系改造、現代紡織園、健康產業園、朔方路等20多項自治區、吳忠市級重點項目工程在東塔寺鄉實施。宗立冬全身心投入,白天奔波在村頭巷尾、田間地頭,晚上翻閱資料、寫材料、做方案直至深夜。
中醫藥研創基地建設的3年間,從立項批復、土地劃撥到造價預算、土建安裝,設備采購、監理審計到竣工結算、財務決算,宗立冬全程參與,僅項目合同簽約談判70多次,專題會議開了100多場,會議紀要達120多份。如今,項目已建成,被評為國家級PPP示范項目。
2019年,利通區初心館建設期間,宗立冬撰寫陳列大綱,研讀歷史典故,學習工藝手段,組織專家研討,比選最佳方案,每一個環節他都傾注了大量心血。僅展館內墻面文字,他加班加點認真撰寫,三天兩夜未休息。
50萬平方米的安置樓房要公平地分配給1200余戶群眾,從方案制定到房屋分配,宗立冬走村入戶訪民情、做工作,認真對待。
“讓身邊的每一位群眾生活得更好。”這是宗立冬離開未名湖畔,來到黃河岸邊時的心愿。
農戶玉米田內起火,他揮著楊樹枝條沖在滅火第一線,膠鞋燒漏,滿面塵灰,沒有一句怨言;逐戶排查違規生產的小散亂污企業,他與同事一道踏著皚皚白雪,挨家走訪,送燃煤、勸搬離;秋季農建時,他拖著皮尺丈量土地、揮著鐵鍬挖坑種樹;環境整治時,他手持火鉗撿拾垃圾,拿著角鏟刮洗廣告;征地拆遷時,他又幫殘疾農戶抬房梁、扛糧食、拉板車、推危墻……小至個人矛盾、家庭糾紛,大到基層運行邏輯、地區發展愿景,宗立冬始終用心、用情默默地奉獻著。
“作為基層干部,身上肩負的是沉甸甸的責任。”選擇扎根基層錘煉,為讓自己當好基層的“項目經理”“行政主腦”“規劃專家”“調處能手”,宗立冬幾乎沒有完整的節假日,他的時間和精力大多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僅購買有關經濟發展、美麗鄉村規劃、基層治理等方面的書籍,6年間他就花費了5萬多元。
基層既是小社會,又是大熔爐。時時錘擊,事事磨煉,宗立冬已從一名青澀懵懂的學生蛻變為一名合格基層干部。
扎根基層6年,如今最讓他欣慰的是,東塔寺鄉的農村婦女進入新建的紡織廠打工,每月有了幾千元的穩定收入;葡萄種植戶不再為銷路發愁,每公斤40多元錢的“碧玉皇后”葡萄緊俏難求;曾經污水橫流、腐臭不堪的臭水溝,經過系統徹底整治,變成水清岸闊、草綠鳥鳴的生態廊道;老舊小區屋頂漏雨、墻面脫磚、下水堵塞等遺留問題全部得到解決,群眾的怨氣少了,笑容多了……
“作為基層選調生中最普通的一員,這次被評為‘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是很幸運的事。但這份榮譽,是黨和國家給予全國更多基層選調生的褒獎,更是一種期許。”宗立冬說。(記者 馬照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