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區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廳會同公安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市場監管廳、林業和草原局、寧夏地震局、氣象局、消防救援總隊等部門單位,對11月份全區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形勢進行了綜合會商研判。
綜合研判認為:11月,全區生產經營活動進入搶產高峰期,趕工期、搶進度、突擊生產、超負荷運轉,安全生產壓力進一步加大,各類安全風險交織疊加,安全形勢嚴峻復雜。進入冬季,大霧、大風、低溫雨雪等惡劣天氣增多,自然災害發生的風險依然較高,嚴防極端天氣對道路交通、森林草原防滅火、農業生產、能源保供、大氣污染防治等產生的不利影響。
1、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風險
礦山領域安全風險。進入采暖期,煤炭需求增加,煤炭生產、運輸作業頻繁,井下作業中如風險隱患排查不到位、防護措施不到位、危險作業審批不嚴格,易發生火災、打擊等事故。隨著氣溫逐步下降,我區一些礦山井筒可能出現結冰等現象,易引起因礦井自然風壓改變而造成的設備損壞或通風不良,進而發生中毒窒息、瓦斯爆炸事故。新開工和復產復工煤礦安全風險持續增加。一些露天礦山遇雨雪冰凍等極端惡劣天氣未及時停止作業,存在運輸事故的風險。
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風險。秋冬季氣溫下降,化工設備設施易發生凍凝,充裝、倒灌、運輸等作業過程安全風險增加,低溫可能造成設備和金屬構件產生變形、破裂、堵塞,引發危險化學品泄漏、火災和爆炸等事故。一些企業危化品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和廢棄處置等安全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化工裝置開停車、試生產、特殊作業和檢維修環節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可能導致泄漏、火災、爆炸等生產安全事故。
冶金等工貿領域安全風險。冶金行業的鋼鐵領域、建材行業的水泥制造等領域受行業形勢影響斷續生產、檢修維修作業增多、人員不穩定,各類風險交織疊加。輕工行業的食品、白酒制造領域,紡織行業的服裝制造領域等進入生產旺季,趕工期、搶進度,易出現“重效益、輕安全”問題。冬季氣溫下降,違規用電、使用取暖設備等行為凸顯,加之大多數相關方作業周期短,作業人員素質不高,易發生事故。部分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場所辨識不到位,作業程序不規范,存在爆炸、中毒、窒息等風險。
道路交通領域安全風險。進入冬季,我區氣溫逐漸降低,晝夜溫差加大,霧、霾、雨雪等惡劣天氣的出現概率逐漸增大,路面能見度降低,道路濕滑,車輛制動距離變長,同時摩電車輛操控能力降低,加之此類車輛闖紅燈、逆行、占道行駛、超速、違規載人等違法行為多發頻發,容易發生翻墜和多車連環相撞事故。能源保供進入關鍵階段,物資能源運輸、電商物流運輸需求旺盛,貨運行業迎來高峰期,貨車多拉快跑,超限超載、疲勞駕駛、超速行駛等違法風險加大。秋收秋種收尾階段,農業生產活動仍然繁忙,氣溫整體下降后,農村群眾務工務農集中出行乘坐的交通工具由電動車、摩托車、三輪車轉為拼車包車、貨車、面包車,紅白喜事、趕集、廟會等民俗活動的增多致使車輛違法載人、超員載客等違法行為多發頻發,群死群傷事故風險較為突出。
建設工程領域安全風險。11月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建設進入“收官”階段,易出現搶工期趕進度、開足馬力生產、超負荷運行等行為,疊加冬季施工過程中受大風低溫、雨雪冰凍等惡劣天氣影響,同時冬季人體機能下降,行動遲緩,因防滑、防凍和臨時設施加固措施落實不到位,施工現場和各類設施設備的積水、積冰清除不及時等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概率增大。重點防范高處墜落、坍塌、觸電、起重傷害、機械傷害等事故。
文化旅游領域安全風險。氣溫降低,寒潮、冰凍、大風、霧霾等極端天氣可能引發出游安全問題。部分景區及游樂場所可能因客運索道、纜車等設施安全檢查不到位引發滑脫等事故。空氣濕度低,風干物燥,植被枯萎,景區易燃物增多,可能出現火災事故。飯店、民宿等場所可能存在消防設施不足或損壞、通道不暢、水源不足、安全條件差等問題,形成區域性火災隱患。
消防領域安全風險。氣溫下降,居民和人員密集場所生活生產用火、用電、用氣量增大,特別是供暖之前商場、學校、醫院、餐飲娛樂、賓館飯店等“九小場所”安全問題突出,風險增大,易燃可燃裝飾裝修、保溫材料使用、消防通道堵塞,以及違規動火動焊作業、冒險施工、電動車充電等安全隱患突出;家庭使用電熱毯、電暖器、小太陽等自行取暖增多,尤其是農村的自建房基數龐大、電氣線路老化、老年人比例大等問題突出,容易發生住宅亡人火災事故。
城鎮燃氣和特種設備領域安全風險。冬季氣溫較低,用氣端多關閉窗戶,如發生燃氣泄漏易形成集聚,存在燃爆風險。小型餐飲企業以及流動攤販從業人員流動性大、燃氣安全常識和技能水平參差不齊,易因操作失誤發生安全事故。戶外或用氣環境氣溫較低時,使用瓶裝氣的用戶或通過電熱毯對氣瓶加熱,存在安全隱患。部分特種設備的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結構可能會因低溫而變脆、裂縫,影響其承載能力和安全性。加之冬季供暖季的到來,鍋爐等特種設備的使用頻率大幅增加,設備的運行壓力增大,若操作人員疏忽大意或操作不當,可能引發嚴重事故。
2、自然災害風險
11月份氣候趨勢預測。氣溫偏高。預計11月,海原縣和固原市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5℃以內,其他地區偏高0.5℃~1.0℃;降水偏多。預計11月,海原縣和固原市降水量偏多10%~20%,其他地區接近常年同期。
水旱災害風險。洪水災害風險。預計11月,黃河上游徑流量約為20.48億立方米,較多年同期偏多一成,綜合考慮黃河上游龍劉兩庫調度運用情況,11月黃河發生洪水可能性較低;黃河凌汛風險。據黃河流域氣象中心預測,2024-2025年凌汛期黃河流域氣溫總體偏高0~1℃,其中11月黃河上游偏高0~1℃,綜合考慮黃河凌汛特點,11月黃河寧夏段出現流凌、封河可能性較低;干旱災害風險。今年我區降雨總體偏多四成,土壤水分較為適宜,11月發生旱情的可能性較低。
地質災害風險。預計11月份,全區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偏少,誘發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總體較低。今年降雨帶“西移北抬”趨勢明顯,仍需高度關注局地短時強降雨引發的地質災害風險。此外,需特別注意局地因降雪融化、雨夾雪導致的地質災害滑坡風險。
農業災害風險。10月我區降溫幅度較大,預計11月將繼續出現大范圍降溫天氣,在田露地秋菜有凍害風險;同時,秋冬季大風天氣對設施農業安全生產可能存在一定影響。
森林草原火災風險。進入森林草原防火期,今年夏秋季全區雨水偏多,草木生長旺盛,可燃物較去年顯著提升,全區各防火區森林草原火險等級較高。隨著林業重點工程實施,可燃物蓄積量持續增長,防火壓力越來越大,加之植被枯黃,林下落葉增加,地表可燃物增多,大風天氣易引發森林火災。秋收接近尾聲,野外吸煙、燎秸稈、燒茬子等違法野外用火行為易引發森林草原火災。野外空氣干燥,雜草干枯,大風天氣多,一旦發生火災,火勢極易蔓延,一旦出現火情極易形成火災。
3、防范措施建議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堅決把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要求落到實處,清醒認識全區安全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重要性,深刻汲取近期各地災害事故教訓,增強責任意識、危機意識,強化底線思維、極限思維,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好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堅決守牢安全發展底線。
(二)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扎實做好安全風險監督管理工作。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聚焦本質安全,切實抓好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續推進隱患排查治理,確保專項整治取得實效。礦山安全方面,要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推進隱患排查整治,嚴防礦山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危險化學品方面,要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使用、運輸等環節的安全監管,嚴格落實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安全措施,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和管理。工貿方面,要加強對涉爆粉塵、有限空間作業等重點企業的安全監管,督促企業落實安全防范措施,確保生產安全。道路交通方面,要加大對重點路段、重點時段的巡查管控力度,嚴厲查處超速、超載、超員、疲勞駕駛、酒后駕駛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對客運車輛、危化品運輸車輛、校車等重點車輛的監管,確保道路交通安全。建筑施工方面,要加強對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嚴格落實防坍塌、防墜落、防觸電等安全措施,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消防安全方面,要加強對商場、超市、賓館、飯店、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和易燃易爆場所的消防安全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燃氣安全方面,要加強對燃氣經營企業、燃氣管道、燃氣用戶的安全監管,嚴厲打擊非法經營、儲存、運輸燃氣行為,確保燃氣安全。
(三)保持警惕,加強研判,有效防范應對各類自然災害。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強統籌、滾動研判、動態跟蹤,強化自然災害預警預測,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和寒潮、雨雪冰凍、大霧大風等情況,做好部門間的協調聯動和信息共享,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和安全提示。認真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扎實做好日常值班值守,切實加強專業監測和群測群防,完善應急避險措施。切實抓好秋冬季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加強火源管控,嚴防火種進山;做好應急準備,科學處置火災;加強宣傳教育增強防火意識,在全社會形成人人參與森林草原防火、人人關注森林草原防火的良好氛圍。強化地震趨勢分析研判和震情監測預警,督促重點地區扎實做好預案、隊伍、裝備等應急準備。
(四)履職盡責,強化落實,確保安全風險防范工作落到實處。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切實履行好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各行業主管部門要落實好行業監管責任,加強對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檢查,指導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各有關部門要樹立“一盤棋”思想,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加強信息溝通和工作銜接,形成工作合力。要做好值班備勤和應急準備,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重要崗位24小時值班制度,組織應急隊伍在重點點位、重點路段靠前備勤,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夠快速響應、妥善處置,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寧夏應急管理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