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縣城和“母親山”南華山的距離是7公里。驅車行至山門處,會被眼前的秋景所震撼。進入秋季的南華山層林盡染,山巒起伏間,滿目絢爛。
南華山作為黃土高原西部的重要綠島,是寧夏中部干旱帶的綠色生態安全屏障。寧夏南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科研宣教科科長虎衛軍回憶,歷史上的南華山林木曾因遭到大面積砍伐,導致天然次生林減少,剩下多是以樺樹為主的喬木。20世紀90年代前,南華山還曾是一座牧山,山體大部分以草原為主。不僅當地村民放牧牛、羊、馬等牲畜,甘肅那邊的牛羊有時也會翻山越嶺到這邊度夏。
1993年,隨著海原縣南華山水源涵養林建設指揮部成立,當地開始實施10萬畝水源涵養林項目,林場職工以五橋溝為起點,通過近自然模式實施原生樹種重新引入的方式,開始一場漫長的生態環境“修復之旅”。
虎衛軍是海原人,他笑言自己在海原縣城讀書時,一次都沒來過南華山。直到1990年工作被分配到這里后,便扎下根來,在30多年間親眼見證了南華山的變化。“記得剛來時山上的林子稀稀拉拉,經過一代代林場職工的不懈努力,現在已經是滿山的樹了。”虎衛軍指著旁邊一株十幾米高的樹,自豪地說,“你敢信嗎?這是本地樹種之一的沙棘。如今環境好了,這樣的灌木長勢特別好,都可以拿去做房屋的椽子了。”
多年來,植樹造林、生態修復等一系列舉措,令南華山進入徹底的休養生息,隨著年降雨量逐漸增加,這里固碳降水、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等生態功能顯著提升,生物多樣性也進一步豐富。
“所謂五橋溝,其實就是海原八景里的‘五泉競列’。”虎衛軍說,其中的四橋溝最為出名,不僅因為這道溝水流最大,更源于它曾是海原縣城賴以為生的水源地。如今,四橋溝的路邊埋著管道,在作為海原縣縣城補充用水之余,也更好地保護了水源。
步行在四橋溝的木棧道,恍若身處世外桃源。漫山遍野的樹將枝干紛紛伸向天空,綠茸茸的地面上隨處可見一簇簇白色野蘑菇,時而還能看到狐貍留下的糞便和野豬打滾的痕跡。
“以前這里沒有紅腹錦雞,這兩年紅外相機也拍到了。”虎衛軍說,南華山管理處今年還計劃從江蘇引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準備進一步增加南華山的生物多樣性。
省道103將南華山保護區分為兩半,從中延伸而過。道路一側,科考人員丁旭和馬小軍正拿著捕蟲網收集昆蟲。兩人是寧夏大學農學院的研一學生,和其他師生組成四個科考小組,自今年6月開始每月都會進山幾次,著手對所有昆蟲種類進行采樣。
“像蝗蟲,螞蚱等直翅目昆蟲和蚜蟲,蚧蟲,蝽等半翅目昆蟲,都是我們采集的對象。”丁旭說,科考主要是為了調查南華山的昆蟲多樣性,而保護區也能憑借和科研院校的合作,通過后者的數據分析支撐可以對南華山生態環境提升去更好地“有的放矢”。
在南華山保護區,大多數護林員已“升級”為林管員。“林管員除了防滅火主業外,還要熟練掌握林區有多少樹種和草甸,能很快地辨認出各類動植物。”南華山管理處主任張維軍告訴記者,除了提升林管員的素質和能力,南華山保護區還對各個管理站的硬件設施和防滅火設備進行了更新,并建立起“五網共防”機制,通過全天候管理責任體系、全自動噴淋系統、全鏈條阻隔網絡、全覆蓋監測系統和全時域防火格局,有效提升火災應對能力。同時,森林防火視頻監控調度中心智慧平臺、機房以及無人機等科技設備的加入,也以“機防+人防”的方式,加大了對保護區內森林防滅火、病蟲害防治,生物多樣性等各個方面的監測。
如今,南華山保護區的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不足10%提升到了30.37%,植被覆蓋度達95%以上,主要泉水地表徑流達600萬噸。這顆中部干旱帶的綠色“明珠”,在當地林草人久久為功的努力下,再度煥發光彩。(寧夏日報記者 白茹 李濤 喬新宇 張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