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海原,群山疊翠,鳥語花香。
在這里,教育的力量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人生軌跡發生改變。
改變
“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今后五年,寧夏要‘發展更加均衡更為優質的教育’,山里娃娃更有盼頭了。”6月15日,楊應福在電話里興奮地說。
在海原縣曹洼鄉,70歲的老黨員楊應福一家出了3名大學生,其中1人是博士,在當地成為美談。
“我看見其他人家的孩子通過讀書改變了命運,我就想,要脫貧致富,教育得先行,下再大的苦,也不能把娃娃耽誤了。”楊應福說。
楊應福家新蓋的瓦房亮亮堂堂,院子里干干凈凈,楊應福自豪地說:“蓋房子的錢都是幾個娃娃掏的。”
知識改變命運,然而,過去大山里的人卻不是人人都這樣想。
“小時候家里窮,連3分錢1支的鉛筆都買不起,我就輟學了。”海原縣九彩鄉九彩村50歲的村民馬德中說起當年,仍有遺憾和不甘。
“娃娃們趕上了黨的好政策,義務教育階段啥都免費。”馬德中的3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兒子馬亮和大女兒馬蘭分別考上了寧夏大學、西北大學,如今都已工作,小女兒在寧夏醫科大學讀大三。
“這幾年,學校師資力量加強了。有些娃娃畢業后上了大學,后來,有的考上了研究生,有的考上了公務員,有了很好的出路,引領示范作用明顯,家長對教育越來越重視。”九彩鄉九年一貫制學校校長馬曉峰說。
傳承
“終于把你盼回來了,接力棒就交給你了。”7年前,韓福財大學畢業后返回海原縣第一中學任教時,物理老師潘志明的一番話,至今仍讓他心里充滿暖意。
“90后”韓福財是海原縣西安鎮人,也是海原一中2011級畢業生。看到哥哥姐姐通過讀書走出大山,“知識改變命運”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物理成績拔尖的他,在潘志明老師的鼓勵下,報考了哈爾濱師范大學物理學專業。2015年,他學成歸來,回到海原一中任教,現在擔任學校高三物理教研組組長。2021年,韓福財擔任班主任的畢業班本科上線率達到93%,班上共有53人考上大學。
“過去,我的命運因為知識得到了改變;現在我回到母校,用知識去改變更多山里孩子的命運。”韓福財說。
同樣曾在海原一中讀書的翟芬老師,今年教高二物理。1994年,翟芬從寧夏師范學院畢業回到海原一中任教,28年來,她已桃李滿天下。她說,雖苦,但很值。
2021年,她的學生鄒吉慶高分被成都武警警官學院錄取。初入大學,鄒吉慶有些不習慣,翟芬就不斷鼓勵他,如今鄒吉慶品學兼優。翟芬說,鄒吉慶家里不富裕,大學期間學費住宿費等全免,每月還可以領到近2000元生活補貼,這讓鄒吉慶還在上初三的弟弟備受鼓舞,立志要考上大學。
“教育之光照亮了孩子,也充實了我自己。”翟芬最大的心愿就是讓更多孩子考出去、走出去,讓教育之光照亮他們走出大山的路。
筑基
采訪中,記者剛好趕上曹洼中心小學中午放學,孩子們吃完飯,在水龍頭前清洗餐具。一年級學生李文浩正端著飯盒返回宿舍,他的哥哥與他同校,上五年級。他們的爸爸媽媽在新疆打工,放學后,兩個孩子由奶奶接回家,中午在學校就餐、午休。
當地有不少像李文浩哥倆一樣的留守兒童,他們享受著平等的受教育權。
“現在輟學現象已基本沒有了。”曹洼鄉中心小學校長田維雄告訴記者,隨著家長教育意識提升,在政府支持下,曹洼鄉中心小學5年來不斷補充師資力量,提升教育質量。
曹洼鄉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考進了海原回中、海原一中等縣城中學。從這里考出去的孩子,不少去外省讀了大學、研究生。田維雄就是從海原縣關橋鄉脫場小學畢業的,后來他考上了山東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教書育人。
“我上高中時,海原一中的老師都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走天下。現在不一樣了,每個班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實現了信息化教學。”韓福財說,教師登錄“互聯網+教育”平臺,可以共享來自全國、全區優秀教師的教案、課例,讓山里的孩子也能接受優質的教育。
海原縣現有各類學校276所,在校學生近9萬人,“互聯網+教育”的普及,讓師生們享受到了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五年來,海原縣緊緊圍繞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教育基礎不斷夯實、教育質量不斷提升、教育公平等得到全面保障。累計投入9.42億元,實施薄弱學校改造、幼兒園建設、普通高中改造等項目,使全縣中小學辦學條件得到全面改善,累計資助各學段學生21萬人次、1.82億元,辦理大學生生源地助學貸款4.6萬人次,貸款總額2.86億元,全縣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小學六年鞏固率、初中三年鞏固率均達到100%。
希望
在海原縣職業技術學校,王祥是學生心中的標桿。
1986年出生的王祥是海原縣關莊鄉人。2008年,王祥從海原縣職業技術學校畢業參加高考,被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能源工程系礦井通風與安全專業錄取。2011年大學畢業后,他考取了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礦井通風與安全工程師,成為延安市應急管理專家和煤炭資訊網特約記者。他編制的《煤礦安全知識手冊》《煤礦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實用教材》《煤礦事故案例“一案五問一改變”警示教育記錄表》《煤礦班組建設及安全管理模式》等,成為業內標準,被全國多個煤礦企業使用,成為煤礦企業班組建設指導手冊和參考用書,填補了煤礦企業班組建設方面的空白。王祥還不忘回報家鄉,多次資助家鄉貧困學生上學。
五年來,海原縣職業教育加快發展,引導初、高中畢業未能升學的學生進入職業院校學習,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我們提升學生文化課學業水平,讓優秀畢業生同普通高中學生一樣,參加普通高考,提升職業中學辦學吸引力。同時,突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開展技能培訓、鑒定,把中等職業教育打造成高中階段教育新的增長點,使職業教育更有吸引力。”海原縣職業技術學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張順利告訴記者,如今,學校已為社會培養了近3萬名專業技能人才。(記者 強永利 陳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