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接種,筑牢全民健康免疫屏障。(圖片均由受訪單位提供)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起點。
回首2023年,寧夏人民的“健康大禮包”暖意滿滿:醫學檢查檢驗互認共享,還能通過遠程醫療、線上會診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可以申請育兒補貼金……一件件衛生健康領域的暖心實事,用心用情提升著群眾就醫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與此同時,寧夏人民的健康意識和行動融入日常生活。中醫中藥館成了中阿博覽會上的“打卡”地,養生八段錦全場齊練;“多巴胺穿搭”不僅是明艷的穿衣風格,更是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自我療愈;飛盤、City walk、村BA,讓人們動起來、更健康……一個個健康熱點的背后,折射出群眾健康素養的不斷提升,反映出寧夏醫療服務的日益完善。
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擦亮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才能提亮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成色。
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實施了一系列利當前、惠長遠的重大舉措,全力推動衛生健康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融、共進、全面發展。去年以來,全區衛生健康系統把維護人民健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健康水平提升為抓手,大力實施“八大工程”,補短板、強弱項,優結構、提能力,建機制、防風險,推動人民健康狀況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續改善,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步履堅實。
人民至上,健康水平持續穩步提高。一組飽含溫度的數字,是寧夏“實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動”的生動注腳:全區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28.34%,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降至12.02/10萬、2.51‰、3.97‰。主要健康指標呈現出“兩升三降”良好發展態勢,顯示出自治區衛生健康系統以人民為中心,以健康水平提升行動為抓手,統籌推進的健康寧夏建設16個專項行動、健康水平提升行動“十大工程”30項重點措施,一步步將“全民健康”的美好愿景變成可以抵達的現實。
構建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有了新突破,“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邁出新步伐,“登峰、提質、達標、倍增”計劃全面有序推進,急診急救“五大中心”實現縣域全覆蓋;寧夏牽手醫療“國家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寧夏婦女兒童醫院建成投用,在專科聯盟帶動下,區域輻射作用充分顯現;3600多萬元“真金白銀”投入基層,為全區薄弱鄉鎮衛生院配備一批檢查檢驗、急診急救設備,78%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及以上……2023年,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推動一系列更大力度、更深廣度、更暖溫度的醫療服務落地見效,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
精準施策,補短強基構筑健康寧夏屏障。結合主題教育開展,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緊盯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查底數、查短板,找準制約全民健康水平提升的短板弱項。聚焦高質量發展,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分級診療“一張藍圖繪到底”,聚焦高品質生活,統籌推進“一老一小”服務,重點人群健康保障更加堅實有力,在全國第二個以省為單位建立育兒補貼制度,發放育兒補貼5200多萬元,優質服務托育機構試點補助資金153萬元;擴大老年健康服務供給,積極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擴大7個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順利完成;婦幼健康業務管理信息化實現全覆蓋。
共建共享,打造全民參與的活力寧夏。每一場運動盛會,每一個躍動身影,都映射著寧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倡導人人參與,共享健康生活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把百姓的訴求,轉化為把預防為主作為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進一步織牢織密公共衛生屏障。疾控體系改革穩步推進,區、市、縣疾控局全部掛牌,銀川等5個市、縣(區)疾控中心完成重組;自治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成,自治區疾控中心遷建項目順利推進,疾病監測業務信息平臺建設基本完成。
“走,到典農河邊散步”“公筷公勺更健康”……科學的健康知識和技能、綠色的生活方式、文明干凈的環境,讓寧夏更顯生機與活力。
新的一年,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將緊緊錨定2035年建成健康中國這個總體目標,全力以赴推進衛生健康事業系統升級、全面進步,進一步織密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網,繪就保障寧夏人民高品質生活的幸福底色。(記者 陳 瑤)
更好滿足寧夏婦女兒童看病就醫需求
跟著患者走,北大專家來寧夏
“5天后我給孩子做手術。”這名寧夏患者是1歲6個月的童童(化名),患有食管裂孔疝。1月7日9時許,李龍教授乘坐當天早班飛機趕到銀川,10時為童童做了食管裂孔疝修補手術。目前,童童恢復良好。
像這樣的遠程線上診療與線下手術,李龍教授每月都會進行幾次。用他的話說,跟著患者走是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職責。
寧夏地處祖國西北地區,優質醫療資源和高層次醫療人才相對缺乏,群眾看病難特別是看大病難的問題依然存在。為了更好地滿足我區婦女兒童看病就醫需求,2022年,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寧夏婦女兒童醫院掛牌成立,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常年派駐專家提供醫療服務。
該醫院成立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童神經內科姜玉武教授等5個北大名醫工作室,開設了北大專家專科門診,開展北大專家周末門診和手術服務,讓數據和專家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腿,全要素解決診斷、治療、康復等問題,大大降低了大病外轉率。據統計,2023年該醫院門急診35萬余人次,同比增長28.65%。同時,該醫院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建立了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將危重癥患者轉送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救治,大大提升了大病治愈率。身患大動脈炎12歲的貝貝,入住北大醫院第4天成功完成了雙腎動脈造影檢查及擴張治療;患有房間隔缺損5歲的苒苒和患有卵圓孔未閉14歲的雨歌,分別在入住北大醫院的第2天、第3天成功實施了經皮介入封堵術。
近年來,作為寧夏實施“省級登峰、市級提質、縣級達標、基層倍增”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寧夏婦女兒童醫院牽頭成立了西部7省兒童神經及康復專科聯盟(西部)、寧夏兒科專科聯盟等學術團體,獲批新生兒臨床重點專科、婚前保健特色專科、心血管病中心先心病一體化專科聯盟省級合作中心等6個“國字號”專科單位,獲批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等3個“省字號”專科單位,成為寧夏婦幼保健協會圍產醫學分會等8個專業分會的主委單位,帶動10余項新技術落地,服務婦女兒童和引領全區婦幼保健工作的能力大幅提升。(見習記者 何婉蓉)
家庭醫生簽約進基層。(圖片均由受訪單位提供)
推進醫養結合服務
老有所養落到實處
1月22日,星期一。85歲的符孝仁老人吃完早飯,來到石嘴山市大武口區長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骨密度復查——家門口的基本醫療服務,讓老年人不用再去醫院排隊。
中午,彭陽縣綜合福利服務中心的護工郭應琴,按時來到老人房間,幫老人系上圍兜,協助進食、吃藥,醫養結合門診的醫生按時對老人進行日常監測,并為特困失能老人提供全天候的專業醫療服務。
晚飯后,寧夏塞上鴻儒頤養院的老人們跟著老師一起運動,推行“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的中醫養老新模式。
給60歲老年人提供“健康關愛”,為80歲老年人提供“銀齡關愛”,給予100歲老年人“晚霞關愛”……老年人需要全程的健康管理服務。推進醫養結合是優化老年健康和養老服務供給的重要舉措,醫養結合跨越了傳統養老觀念中只強調單一“養”的服務內涵,更加注重養老服務和醫療服務的融合,讓老有所養落到實處。
寧夏著力優化老年健康服務,持續開展老年健康促進專項行動,深入推進醫養結合服務,遴選9個基層醫療機構實施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提升項目,積極構建安寧療護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健康養老產業,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照料、安寧療護一體化服務。擴大老年健康服務供給,7個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順利完成,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縣(機構)3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11個、老年友善醫療機構369個。
在關愛老年群體這條路上,寧夏正以更大的力度、更強的措施,讓民生福祉更有溫度更有質感。(見習記者 何婉蓉)
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 醫改紅利惠及千家萬戶
不僅多花錢、耗費精力,看病的時間也被拖長。
近日,10歲的毛毛(化名)身體不適,她與父母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寧南醫院就診。
“孩子這個情況最近做過血常規檢查沒?”
“在別的醫院做過,檢查單忘拿了。”
“不要緊,我們這兒能查到。凡在檢查檢驗報告單中標有‘寧夏HR’標識的項目,可以在全區實現互認共享。”
醫生在詢問病情過程中了解到患者一周內在其他醫院治療并做檢查的經歷后,現場登錄到檢查檢驗結果互通共享平臺,調閱了患者近期的檢查檢驗報告,依據報告為毛毛進行了診斷。
“重新做檢查的話,費錢不說,還要排隊,很費時間,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極大方便了我們就醫,我們對這次就醫體驗非常滿意。”毛毛的父親說。
2022年5月,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針對群眾就醫“重復檢查”問題,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按照“群眾所需、高頻應用、風險可控”的原則,將9類26項65種檢查檢驗結果實現全區互認,依托“寧夏互聯網+醫療健康一體化”平臺,構建醫學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應用,建設共享庫和規則庫,實現患者就醫信息“標識統一、數據同池、秒級共享”,設計“兩個數字互認模式”。
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進一步改善了群眾就醫體驗,降低了就醫成本,也提升了醫療機構運行效率,打造了互通、互認、互信數字化醫改樣板,打通看病就醫“最后一公里”。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就醫突出問題得到較好解決,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真正讓醫改紅利惠及千家萬戶。(見習記者 何婉蓉)
自治區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中醫藥文化服務月舉行小中醫研學活動。(圖片均由受訪單位提供)
弘揚中醫藥文化 提升群眾健康素養
記者上前詢問,原來小朋友是銀川市金鳳區銀外幼兒園的學生。去年10月,寧夏首個校園中醫館在該園開館,中醫館占地面積100平方米,設有中醫診療體驗區、中藥材標本展示區、中醫藥知識圖書角、中藥材植物生長觀察角等多個功能區域。
寧夏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醫護人員為小朋友們表演了八段錦,還捐贈了中藥材標本、中醫書法作品、中醫教具等物品,選派了骨干專家,在銀外幼兒園“中醫館”授課。孩子們親身體驗抓藥、碾藥,聞中藥的味道,在寓教于樂中,心中被播下了中醫藥文化的“種子”。
近年來,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實施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通過專家義診、中醫藥養生保健產品展示體驗、中醫藥經典書法展等多種多樣中醫藥宣傳活動走進校園、鄉村、社區,“防勝于治”的中醫“治未病”理念逐漸被群眾接受,全區居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提高到25.16%。
寧夏積極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關于支持中醫藥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自治區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中醫疫病防治基地、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中醫特色重點醫院等重大工程落地,建設國家級中醫區域診療中心2個、自治區級中醫專科聯盟9個、重點專科107個,中醫藥產業將被打造成支撐寧夏高質量發展的新興產業。(見習記者 何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