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2024 -> 自治區兩會 -> 寧網看點
      文旅融出新天地 且以詩意共遠方
      ——聚焦人大代表熱議話題系列報道之四
      2024-01-27 08:08:02   
      2024-01-27 08:08:02    來源:寧夏日報

        冬春交替時節,塞上大地處處涌動著生命迸發的力量,文旅融合的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2024年元旦期間,全區累計接待游客75.5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64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52.84%和84.13%?;馃岬奈穆檬袌霰澈?,是寧夏文旅融合深入推進的鮮活實踐。

        今年自治區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亮點頻閃,和文化旅游相關的內容筆墨頗豐,尤其是報告提出要主動融入西部聯游大環線、全國旅游大市場,積極創建國家級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引發人大代表熱議,代表們紛紛為彰文興旅把脈獻策,齊心破解發展瓶頸。

        深度挖掘文化資源,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新地標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十大大美之城”等稱號,彰顯了銀川的文化品位、肯定了銀川的新興活力。2023年,銀川市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別增長105%和181%,增速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

        “面對人們的美好生活需求,沉浸式互動體驗旅游新產品新業態新場景供給不足,仍是制約我們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弊灾螀^人大代表、銀川市市長陶少華說。

        陶少華建議,銀川市應充分挖掘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聚焦文旅融合發展新賽道,繼續打造一批網紅文旅新地標,堅持“產城人文景”融合發展,加快建設葡萄酒文化旅游廊道、濱河生態文旅岸線等重點項目,升級打造《漫葡·看見賀蘭》、鳳凰幻城《朔色長風》等沉浸式演藝,加快推進“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作為中衛市沙坡頭區常樂鎮大灣村的新“村落”,如今,黃河·宿集早已在各大網絡平臺走紅,是全國炙手可熱的熱門旅游地、網紅打卡地,也是寧夏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典范。

        黃河·宿集“火出圈”,變的不只是“顏值”,更有“內核”。“這個‘內核’就是歷史與文化內涵,隨著公眾對傳統文化興趣漸濃,過去簡單的打卡旅游已經不能滿足大多數游客的需求,人們在旅游中感悟中華文化、涵養文化自信,已成為新時代旅游新風尚。”自治區人大代表郎偉說。

        郎偉建議,要認真組織專家深度挖掘和整理寧夏的悠久歷史與豐富文化,采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寧夏的歷史故事和文化故事,讓寧夏的藍天黃土、山川景色在旅游者心目中真正成為“詩和遠方”。

        著力培育旅游新業態,為旅游體驗增添故事與溫度

        人造雪花與粉色花瓣紛揚而下,白衣飄飄的男演員與身著彩衣的女演員在空中“飛舞”,伴隨著恢宏的鼓樂與空靈的竹簫聲,《鳳求凰》的故事正在上演。

        這并非古裝劇拍攝現場,而是寧夏漫葡小鎮的一場外景演出。進入小鎮,游客可以換上古風妝造,與沿街演員互動,吃美食、賞非遺,還可觀看根據寧夏本地文化編排的《賀蘭山盛典》《黃河婚禮》等大型演出。

        自治區人大代表、平羅縣融媒體中心副主任馬文燕認為:“在推動文旅融合發展過程中,我們要積極做好當地特色文化傳承,著力培育旅游新業態,為旅游體驗增添故事與溫度,通過旅游傳承文化,讓景區從‘賣門票’升級到‘賣場景’。”

        近年來,吳忠市紅寺堡區圍繞“六新六特六優”產業布局,以羅山飛行營地、移民舊址、美麗鄉村、特色產業為依托,有效融入人文故事、休閑康養、研學體驗、鄉土特產等元素,積極打造星星故鄉·羅山生態度假區。自治區人大代表、吳忠市紅寺堡區區長楊文福建議,要培育銜接式文旅線路,按照地域相近、文脈相承、內涵相關、業態互補、特色各異的規劃原則,推動區域文旅“1+1”發展模式,在寧夏全域旅游發展中,以文旅資源豐富的縣區帶動文旅資源較少的縣區。

        拓展文旅融合發展新空間,多層次壯大市場主體力量

        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文旅融合的實踐中,文化的沃土,也“生長”出一個又一個打卡點。

        “當文化與旅游、葡萄酒、科技、體育、康養、農業、工業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就會迸發出無窮的活力,為地區發展帶來無限可能。”自治區人大代表、涇源縣羊槽村黨支部書記馬小東說。

        自治區人大代表、涇源縣委書記王榮建議,要不斷拓展文旅融合發展新空間,多層次壯大市場主體力量,著力打造“出圈吸粉”的特色文旅市場主體,持續提升胭脂峽、老龍潭、銀川鳳凰幻城、中衛沙坡頭星星酒店等一批文旅消費業態的吸引力,引導推出一批沉浸式文旅新場景產品,有效激發文旅融合業態活力。

        “產業化程度不高,農文旅融合發展中農業、文化和旅游業之間缺乏有效銜接和協同,農民收益低、文化傳承不足以及地方特色不夠突出,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一直制約著平羅縣文旅產業的發展。”馬文燕建議,要以農業產業為基礎,以旅游休閑為形態,以風土文化為靈魂,深度挖掘鄉村價值,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技術鏈、人才鏈融合,進而形成分工協作、互利共贏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

        “近幾年,村子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知道當地歷史文化的人屈指可數。我們村的孝文化很有名,但是沒有年輕人傳承真的很難沿襲?!弊灾螀^人大代表、彭陽縣白陽鎮中莊村黨支部書記閆生棟建議,出臺政策鼓勵高學歷人才投身農村建設,針對想回家鄉創業的青年給予資金補貼。“村里有了年輕的新鮮血液才能讓文化綻放,從而用文化去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景區,才能真正實現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從而吸引游客、留住游客。”閆生棟說。(記者 王剛 見習記者 李昊斌)

      【編輯】:王小梅
      【責任編輯】:馬江